《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渝ICP备1200780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重庆
电话:023-68178881 传真:023-68178882 E-mail:xbsj1955@126.com 地址:重庆市陈家坪科园二街121号附8-附9号
手机网站 扫一扫
连州供电局成龙华:坚守山区30年送光明
日期:
2018/06/22 01:35
浏览量
5月30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今年5月“中国好人榜”评选结果,广东电网清远连州供电局成龙华荣获“敬业奉献好人”称号,为南方电网系统内唯一上榜的个人。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与地处偏远山区的清远潭岭老百姓的认知是一致的,“成师傅人特别好,每次过来都不忘给我们带日用品,帮着整理电线,还陪我们聊天解闷!只要一个电话,随叫随到、乐于助人”黄砂塘村老人房柱养说,村里人都把成龙华当自家人。
22岁开始,成龙华便在潭岭地区从事电力工作,至今已经持续了30年。2015年,与成龙华搭档多年的同事成日青退休后,潭岭营业点便只剩下成龙华一个人坚守。山水有证,人心铭记,如今潭岭的山更青、水更绿,但成龙华的青春岁月不再,都化为了潭岭群众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支撑,化成了潭岭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石。
“划船电工” 村民最熟悉的人文风景
每天一早,50多岁的成龙华穿上蓝色电工服,接过老伴整理好的工具袋、干粮袋、水壶,朝着崇山峻岭出发,开始了一天忙碌而孤独的巡线工作。
作为连州供电局星子供电所潭岭营业点一名普通员工和老党员,成龙华负责日常抄表、用电检查、巡线、故障处理、报装受理及客户服务等工作,服务于这个辖区内27.5公里10千伏线路,以及773户、5000多位常住人口。30年一路走来,由一名青年电工成长为资深老电工。
潭岭地处南岭山脉南侧腹地,这里群山起伏,海拔最高1500多米,环抱着一处“天湖”,水面面积12平方公里。多数时候,成龙华需要划船上班。抄电表,修线路,不少村落需要划船近半个小时方能从水路靠近。下了船,还要长时间徒步行走。
当地人烟稀少,道路崎岖,离得最近的星子镇,开车也要1个多小时。而潭岭村的各自然村小组更是零星分布在高山大岭上,望山跑死马,通常一个村小组与另一个村小组相隔了一个或者数个山头,完成一次抄表需要数天时间。而每天巡查线路,徒步走上三四个小时,对于成龙华来说,是工作的常态。
成龙华是土生土长的潭岭人,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工作途中的风景,也是他密切关注的对象。每年春夏时节竹笋疯长,这种盛期几乎每天可以生长1米的草本植物如果冒头位置正好处在电线下方附近,对电力供应绝对是巨大威胁。
这段时间以来,成龙华每天的主要工作便是行走在各个山头巡线、查找竹笋带来的隐患,一旦发现后,便立即和村民做好商量,及时予以砍伐清理。
“在这里工作多年,和村里、村民都比较熟,和村民沟通、砍伐清理时一般都比较顺畅,没有什么麻烦。”看似简单的砍伐竹笋,但因为涉及到村庄或者村民的财产,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变成很大麻烦,但成龙华处理起来得心顺手、游刃有余。
这其中,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村民的意识理念不断进步的原因,但更大的因素是今年52岁的成龙华已经在此服务了30年,成为了村民们眼中最权威的电力服务工作者,最靠得住、最放心的朋友。
这些年,成龙华不仅每年都会穿坏两三双皮实耐穿的工作鞋,还练就了一身划船的好手艺。而他穿着一身工作服,划着小船穿行在天湖库区的身影已经是潭岭人再熟悉不过的一道人文风景。
30年值守修行 见证山区电力发展
30年值守修行山水间。成龙华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供电事业、奉献给了潭岭的大山和潭岭的子民,也见证了潭岭电力服务的一步步发展、完善。
1966年,成龙华出生在潭岭一户普通的农户家庭。当年物资条件匮乏,很多基础设施也非常贫瘠。村民们照明的工具几乎都是煤油灯。
到了1979年,成龙华回忆,这一年年底,潭岭地区部分村小组开始拉上了电线,村庄通电了。“我们村也通上电了,家里拉了一根电线进来,大家都非常开心。”成龙华说。告别了煤油灯昏暗的光线,屋里亮堂堂的感觉和一家人围坐在电灯下烤火取暖的温馨场景,成为成龙华最温暖的童年记忆。
正是这样的美好记忆,让成龙华迷上了电学,16岁那年便成为了小山村里家喻户晓的“小电工”。到了1988年,更凭借着扎实的电力技术进入了供电局,主动要求分配到条件艰苦的星子潭岭营业点。
也正是这年,村里经济条件好的村民家里添置了黑白电视机,真正意义上的家电出现了,拉开了潭岭地区现代化用电的快速发展历史。
多年来,成龙华利用潭岭改由大路边变电站供电的契机,积极配合工作把潭岭拆分成23个台区,建设了3个专变。如今的潭岭地区电压稳定,用电质量高,而用电量也由2000年的4000度电上升到现在7万多度电,山区供电服务更稳定、更有保障,村民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用电居民的增加、用电量的增长,也意味着成龙华工作量的增加。山区居民用电虽然平均下来电量不多,但每家每户每月的用电量多少、费用多少却不能有丝毫差错,这是工作职责所在。
关爱留守老人 服务村民“尽善尽美”
在潭岭各大村里,成龙华到达最多的地方是黄砂塘村。这是一个连摩托车都无法到达的村庄,需要徒步爬山数小时才能到达。成龙华经常到此,是因为惦记着村里有3位70多岁留守山村的孤寡老人。
每次得知成龙华要上山时,村里的留守老人通常都会委托他帮忙购买一些生活物资带上去。这些生活物资包括猪肉、肥皂、洗衣粉、食用油、酱油等等,“10斤、8斤不重的,慢慢走就到了,而且去年村里修通了水泥路,现在过去就更方便了”。
在没有修通水泥路之前,这个村庄普通人进出一次可能要花上4、5个小时的地方,由于常年爬山进出,成龙华已经熟练到只需要3个小时不到即可完成。
“村里交通不便,常年见不到外人,成师傅就是我们的常客,一些日子见不到他,心里就空落落的。”黄砂塘村的黄老伯说起成龙华,就像说起自家亲人。
优势遇上雷雨、低温或者炎热天气,成龙华会提早行动,一方面检查电力线路是否运行正常,另一方面带上干粮、肉菜等,为老人们做好饮食储备,帮助简单清理房屋,确保他们的生活无忧。每次下山离开时,成龙华都会询问老人们的需求,有无必需物品需要自己下次送上来。这种陪伴,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今年4月,清远连州供电局实现了智能电表全覆盖,全面取消人工抄表。虽然不需要再一家一户上门抄表,但山区的人认熟,一些留守老人的电费依然需要成龙华上门收取。虽然辛劳,但成龙华也愿意这么做。“上门收取电费是一方面,看望老人也是一方面。”30多的交情,让成龙华放不下对山区老人的挂念。
潭岭地区平均海拔1000多米,每年冬季都会结冰、下雪,容易印发线路覆冰现象。今年年初,潭岭高山地区覆冰严重导致线路受损,成龙华连续多天冒着严寒参加抢修,期间处理故障点13处,及时恢复了潭岭片区生产生活用电。而在十年前那场更加严峻的抗冰抢修中,成龙华的忘我表现为他赢得了“抗冰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老爸人非常好,经常半夜三更起床出去为村民解决用电问题。”成龙华的儿子成文说,以前父亲年轻还好,现在年纪大了,工作依然如此没日没夜,家里人都非常担心。“不过我们也非常理解,既然做了这份工,就应该做到尽善尽美。平时他也是这么教育我。只是,我非常心疼我爸。”
上一篇:
上海电建《安全知识手册》受项目部员工热捧
下一篇:
镇江220千伏五峰山跨江线路升高改造